首页     供求商机   交易大厅   产品展示   流行图库     商人社区
  会员登陆: 帐号: 密码:
新闻咨讯
  首页 >> 新闻咨讯
西部鞋都:难越的三道坎
发表时间: 2008-10-11
    从小作坊到大工厂,璧山鞋业正在经历一场蜕变。 

    随着制造业竞争的越来越激烈,珠三角、长三角已渐渐失去成本优势、劳动力优势。有迹象表明,许多国际国内鞋业巨头开始把目光转向内地。第四届中国西部国际鞋业博览会前夕,一批已在沿海投资建厂的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已经或即将落户中国西部鞋都———璧山。 

   一:产业基地优势还需扩展

   “我们正在大力发展七塘、八塘、大路等生产基地,以形成特色明显的鞋业产业集群。”向可文说,预计到“十一五”期末,全县鞋类产品年产量突破1亿双,年产值实现100亿元,年交易额达到120亿元,创国家级品牌2个以上,市级品牌15个以上。 

    要达到这一预期目的,困扰产业发展的因素自然不容忽视。璧山县劳动局局长刘治国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品牌意识差、销售渠道不健全、劳动力短缺。 

    二:劳动力优势并不明显

    在该县的45万农村人口中,只有1万人可转化为产业工人。也就是说,今年的劳动力缺口在3万人左右。刘治国表示,其原因是,招商引资的速度超出了政府的预期,像派诺蒙这样的企业一开口就要5000个劳动力。“我们正准备在渝东南、渝东北、贵州、四川广安等地,与之签订劳动力就业培训协议,一来增加熟练工人,二来提高生产效率。” 

   三:品牌建设还需努力

    而董奕锋认为,品牌创建和销售渠道有着必然联系。总体来讲,璧山的鞋子还是以中低档的为主。经过国家权威机构认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的,就只有红火鸟一个牌子。“当地许多鞋企仅满足于做二级批发市场,即通过各地批发市场内的经销商和代理商把货卖出去,边贸也是如此,我们甚至都不知道贴的什么牌。”
编辑:jiaxiao  
 
  相关文章:
 
 
 
 
 
 
 
公司简介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支付中心 | 法律声明 | 在线留言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