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在有上市意图的企业家面前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在哪里上市?对于许多民营企业来说海外市场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只不过这条“曲线救国”的道路也并不那么一帆风顺.
在过去几年中,资本市场的诱惑在各个行业内迅速蔓延,许多中小企业都将上市作为企业发展的一剂良药,无奈国内的资本市场壁垒森严,这些企业只能把目光投向了海外股市。在这个特殊的群体中,不少企业采取了“曲线救国”的路线,无论是主板还是创业板,想尽一切办法都要挤进资本市场的大门,福建运动鞋企野力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样本。
抢滩新加坡
在2007年7月,国内证券市场最大的事件莫过于7月10日安踏体育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开始交易,市场反应程度异常热烈,33倍的市盈率和31亿港元的融资金额让安踏一举成为仅次于李宁的国内体育用品第二豪门。
但就在安踏上市一周后的7月18日,和安踏同在晋江陈埭镇的野力也悄然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以创业板的形式上市。由野力控股的中国体育国际有限公司发行1亿新股,首日以1.46新元开盘,融资8000万新元(约5000多万美元),市盈率为18倍,这引起了业内的一片惊叹。
业内的惊叹是有原因的,虽然和安踏同样出自“运动鞋之都”陈埭镇,但野力当时根本无法与安踏相比。在晋江习惯将运动鞋企按照企业规模分为几个梯队,一直紧追国内行业老大的安踏属于第一梯队;乔丹、特步、361、德尔惠等知名企业属于第二梯队;而野力甚至连第三梯队都排不上。为何这家当时仅有两条生产线,长期为Kappa、Fila等国际品牌代工的运动鞋企业能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业内人士对30出头的野力掌门林少雄是如何进行资本市场的运作感到颇为疑惑。
与国内相比,在新交所上市的门槛就比较低,主板上市有3个标准,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行业类型的公司的上市需要,企业只要符合其中1个标准就行。而除了主板市场,企业还可选择在“新指”SESDAQ(新加坡自动报价与交易系统)上市,这个市场是为帮助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在股市集资,目的就是让那些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型公司筹集资金以支持其业务的拓展,上市条件更为宽松,甚至无盈利记录、无营业记录也可以上市。
其实,野力正是看到了新加坡创业板优势,正好对应像自己这样的中小企业。在进行大量的上市准备工作之后,因此瞄准了新加坡的创业板,并委托新加坡施霖高诚企业融资有限公司为主要经办人和承销商,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上市。
巧借奥运良机
按照林少雄的说法,之所以选在2007年7月上市,是为了抓住北京奥运会的概念,用奥运会前一年的时间进行大幅度的奥运营销,使企业获得最大的发展空间。
事实确实如此,从2007年7月开始,如腼腆大男孩般的野力总裁林少雄开始在多个奥运场合公开亮相。2007年9月,野力与斯洛文尼亚奥委会成功合作,成为2008北京奥委会斯洛文尼亚奥运代表团战略合作伙伴;2007年11月,野力与奥运会战略合作伙伴搜狐网及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华奥星空合作,成为中国之队官网战略合作伙伴,同时野力的广告也开始在央视体育频道以及各地方台全面投放,集中“轰炸”消费者的眼球。
在成功上市后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利用上市所筹集到的资金”。按照野力当时的计划,这部分资金将主要用于收购或建设新制造设施及添加生产线来增加产量、扩大公司的分销网络和增加销售点,并着力加强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力度。
果然,上市后野力开始扩张销售点,2007年底野力在全国的门店数量从1500家增至2000个。此外,野力通过代理商,在中国二、三、四级城市的商场和商店里设立销售柜台或销售处,并已经开始在一级城市布局。上市前野力只有两条生产线,而目前已经拥有多条针车流水线,数条运动鞋成型流水线,年生产运动鞋能力达数百万双。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野力已经靠近晋江运动鞋企的第二梯队。
“野力们”的困惑
由于安踏和中国动向两家运动鞋企2007年在香港先后成功上市,使得福建许多体育用品企业对资本市场更加垂涎,信心高涨。匹克、德尔惠、乔丹、361度等福建运动鞋企纷纷进入上市倒计时。但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这些企业的上市计划被彻底打乱,几乎全部暂停。到目前为止,仅有鳄莱特和特步两家运动鞋企在海外勉强上市,但表现都差强人意。鳄莱特和野力同在新加坡上市,但其IPO金额不到野力的一半,而在香港上市的特步更是在开盘首日即遭破发。
野力的上市成功胜在了时机上,提前上市多少避免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事实上,在新加坡创业板上市一年多来,野力在股市上的表现并不坚挺。股价从首日收盘时的1.46新加坡元一路下挫,经过一年多的时间,野力的股价已经跌到0.11新加坡元左右,下跌幅度达到92%,市盈率也牢牢的钉在2倍左右,已几乎成为无人问津的垃圾股。而鳄莱特的股价甚至还不如野力,只有可怜的0.085新加坡元。
其实野力和鳄莱特的遭遇反映了许多到新加坡上市企业遇到的现实情况,为了获取资本市场的高额回报,这些企业选择费用普遍较低、准入门槛也较低,同时监管也较为宽松的海外上市。
可以说任何一家企业上市目的都是为了能募集到更多的资金,这在福建运动鞋企也是如此。著名上市操盘手、泉州恒润财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倪忠森告诉《当代经理人》:“许多福建运动鞋企业上市的标准非常简单,就是哪里能够上市?哪里上市条件比较宽松?哪里可以拿到钱?”正是由于这种过于功利的想法,使得一些企业为了上市用尽手段,乃至不惜造假,喜得龙的上市受阻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
因此,中小企业虽然目前在海外证券市场的各主板、创业板上市的难度都不大,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一定都要上市,尤其是对于一些行业里的中小品牌来说,如果没有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同时企业内部管理也并不明晰的情况下,扎实地运营企业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只能如“野力们”这样苦苦挣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