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观关于苏联领导人尼基塔·赫鲁晓夫,长期以来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在1960年10月的联合国大会上,赫鲁晓夫用皮鞋敲了讲台。
真相究竟如何呢?10多年前移居美国的赫鲁晓夫儿子谢尔盖·尼基托维奇,不久前在美国爱荷华州首府得梅因市接受了俄罗斯的《俄罗斯报》记者亚历山大·加修克的专访,披露了这一事件的真相。
《俄罗斯报》:谢尔盖·尼基托维奇,当年您陪同父亲访问了素有“美国粮仓”之称的爱荷华州。能否为我们说说此行的经历。
谢尔盖·尼基托维奇:我当时在莫斯科火箭试验设计局工作,对农业问题一窍不通。所以,坦白说,我觉得兴味索然,对农田、玉米、牛、猪等都没什么印象。而父亲正相反,他在农业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知识,说起话来非常专业。当时苏联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即怎样让人们填饱肚子。例如,当时肉类非常缺乏。还有一个问题是牲畜缺乏优质饲料,当时所知的最好饲料就是玉米、豌豆和大豆的混合物。正因为如此,我父亲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苏联大力推广种植玉米。
我父亲在爱荷华州访问时,一见到美国农场主罗斯耶尔·加尔斯特,就以行家的语言问起产量和技术等问题,他们两人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已认识。
参观加尔斯特的农场时,父亲询问有多少人在这里工作。主人回答说,就只有他和自己的4个儿子干活。父亲听后非常惊讶,因为按照苏联当时的条件,相同数量的土地至少需要60个人。然后,加尔斯特建议苏联派专家来美国学习玉米栽培技术。果然,没过多久,两名苏联拖拉机手就被派到美国。
加尔斯特后来还成了发行量达650万份的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俄罗斯报》:赫鲁晓夫对爱荷华州的访问确实使加尔斯特发了财吗?
谢尔盖·尼基托维奇:加尔斯特是一个很倔强的人,他确实争取到了以商业目的访问苏联的机会。众所周知,当时美苏两国是完全禁运的。因此,美国国务院拒绝了加尔斯特与苏联做生意的请求。但是加尔斯特千方百计地找到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还发生了争吵,不过他最终搞到了向苏联出售农产品的许可证。后来他承认,这许可证是通过贿赂得来的。
《俄罗斯报》:在1960年的联大会议上,赫鲁晓夫是否用皮鞋敲过讲台?有些人说,他们亲眼看到这种情况;还有些人说,这纯属子虚乌有。您父亲对您说过这件事吗?
谢尔盖·尼基托维奇:美国人有一个明显的“特长”,就是自己希望什么,就迫使人们去想什么。
“皮鞋敲讲台”事件也属于这一范畴。事实上,当时联合国正在讨论非殖民化问题,联大会议就像一场足球比赛,大家都在喊叫,拍手。当我父亲走进大厅时,记者们立即围拢上来,其中一个记者踩到了父亲的脚后跟,确切地说,是踩到了鞋子,鞋子脱脚了。我父亲当时没有去穿鞋,因为面对着镜头,一个体态肥胖的人弯腰去穿鞋着实不便。他继续往前走,坐到自己座位上,服务人员帮他拿着皮鞋,然后用一块纸巾盖着放到他面前。
这时发言的正好是菲律宾代表,他讲话不够谨慎,说东欧的人民身处殖民地国家之列。这马上引起一阵哄动,其中罗马尼亚代表站起来,冲着菲律宾人大喊。这时我父亲举起了手,要求发言,但主持会议的爱尔兰代表鲍尔顿没注意到他。
我父亲先是挥动一只手,然后挥动两只手,再后来拿起 皮鞋挥,我想他最终还是用皮鞋敲桌子了,并且终于被发现了。于是,这位苏联领导人扔掉鞋子,上台去发言,好像就只穿着一只鞋。他说,菲律宾是“美帝国主义的走狗”。
受了委屈的菲律宾代表抱怨“走狗”一词是淫秽文字,不应写入会议记录。争吵的结果是“走狗”一词改成了“奴仆”。当时没有记者在场,记者后来才来的。很快,《纽约时报》就刊登了一篇荒谬的文章,说赫鲁晓夫脱下皮鞋咚咚地敲打讲台,然后又穿上。美国的宣传机器使人们相信这个传说,甚至连那些当时在现场的人也以为,这就是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