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近期许多业界人士开始纷纷发表针对该提议的质疑,力图为扭转眼下不乐观形势提供充足“理由”。
正在欧盟总部布鲁塞尔,代表中国鞋企出席“日落复审”最后一次抗辩的中方代理律师蒲凌尘在欧盟相关提议出台不久就对外称,此提案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其表示,对继续延长15个月反倾销税的理由欧委会没有做出充分的解释,对中方之前所提出对欧盟鞋产业“无损害”、“无因果关系”的抗辩,欧委会也没有根据法律程序作出合规的回应。这些都值得质疑。
国内资深贸易专家何伟文则表示:“这个反倾销的案子从一开始就是混乱,不合理的,继续延长时间对于相关企业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由此,中国鞋业力图淡化该“提议”对最终欧盟“日落复审”的影响。
中国皮革协会办公室主任卫亚非表示,提议并不意味铁板钉钉:“16.5%的反倾销税可能还将继续,虽然目前形势不容乐观,但中国鞋企仍未放弃最后努力,正在积极游说拉拢欧盟各成员国和寻求商务部的更大支持。同时我们针对这项决议的不合理,正积极准备相关申辩的材料在11月3日前递交到欧委会。”
蒲凌尘则表示,这次只是欧委会根据“日落复审”现场调查结果初步提出的提案以及对我们中方对本次案件提出质疑的一个答复,而并非最终裁决结果,我们还有继续抗辩的机会。
蒲凌尘告诉记者,刚刚在伦敦召开的G20全球峰会上,欧盟采取的反倾销措施仍然被反对的意见认定为维护贸易保护政策的修辞和决定全球经济衰退的催化剂。因此从目前种种迹象看,尽管欧委会希望继续对中国皮鞋征收反倾销税,但各成员国之间的意见分歧很大,中国鞋企还是有进一步争取撤销反倾销税的机会。
不过,也有不少专家表示,鉴于眼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发展趋势,欧盟最终通过延长针对我国皮鞋的反倾销税的提议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作最后一搏
鉴于欧委会延长反倾销提议显现出的不乐观形势,以及事关部分鞋企的生存大计,中国鞋业由此感到必须进行最后的“冲刺”,以扭转眼下的不利局面。
欧盟对华鞋产品反倾销应对联盟秘书长郭炜文表示:“目前,鞋产品已经实现全球一体化,在金融危机下,消费者普遍希望购买廉价的产品,而征收反倾销税受冲击最大的是欧盟的消费者,不少大型国际鞋商也因此受到牵连,耐克、阿迪达斯等知名国际鞋企都不能幸免,假如延长征税,将继续增加这些跨国鞋企在华的生产成本。”
“因此,目前,这些跨国鞋企是与中国鞋企站在一起游说欧盟终止对华征收反倾销税的。”郭炜文认为中国鞋企眼下其实并不孤单。
卫亚非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则明确表示,协会正在积极组织奥康等中国涉案鞋企做“日落复审”的最后一搏。为此,协会将从两方面作最后冲刺:“一方面与欧盟交涉,并与欧盟采购商、零售商结盟加紧对各成员国游说;另一方面积极建议政府层面加大交涉力度。”
由于欧盟反倾销措施实施来对我国皮鞋业造成巨大冲击的现实摆在面前,加之,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鞋业冲击持续,中国许多鞋企也认为眼下轻易放弃对“日落复审”的“期待”是不可接受的。
据了解,欧盟反倾销税征收以来对整个中国制鞋产业乃至中欧关系产生了严重影响,一份欧委会的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有24.6亿双鞋子在欧盟销售,其中21亿双即超过85%的鞋子是进口的,产自中国的是14.9亿,越南是2.56亿。而采取反倾销之后,从中国进口的鞋子下降了15%。来自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显示,此前的反倾销税导致中国输欧皮面鞋产量降低20%。由于向欧盟出口减少约4000万双鞋,仅此一项造成中国约两万名工人失去工作。
奥康集团进出口公司相关负责人由此对记者表示:“尽管之前我们状告欧委会的官司也还没有最终的结果,但希望欧盟可以终止对中国皮鞋征反倾销税。因为自欧盟2006年征收反倾销税以来,奥康出口欧盟的增长速度受到很大限制,2006年以前平均每年是成倍的增长,而征税后开发新客户变得非常困难,很多进口商无法承受高额反倾销税,拒绝从中国进口皮鞋。”
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则明确表示欧盟最新提议的不可接受,因为欧盟一直是温州乃至中国皮鞋出口的主要市场,如果提议生效,对接下来中国皮鞋出口形势更加不利。“我们不会接受这个明显带有政治倾向的不合理的提议,更不会放弃继续争取撤销反倾销税的机会。”
同时,王振滔也认为更多涉案鞋企应积极参与到应诉欧盟反倾销案件中来,因为参与的本身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和了解国际贸易规则,以应对未来更多的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
目前,对于中国涉案鞋企而言,欧盟眼下继续征收反倾销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以接受,一是中国鞋企处在极大的生存压力中,此时出口市场的“利好”或许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存与否,因此,任何不利情况的出现都足以引起群体性的“抗议”。其次,由于限制中国皮鞋缺乏合理性,以及对欧盟该产业的帮助并未有充足的直接证据证明,相反对欧盟消费者及进口商的利益造成直接冲击,因此,限制中国皮鞋没有多少道理可言,容易引起单纯意义上的贸易冲突,对双方关系发展都不利。
基于此 ,商务部相关人士日前就欧盟关于延长中国皮鞋反倾销税提议出台作明确回应:“欧盟应该试图探求由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机遇,而不是继续那种破坏双方有利商业关系的贸易藩篱。”
哪些“势力”支持中国?
在欧盟委员会延长中国皮鞋反倾销税15个月的提议出台后,欧盟形成两大阵营,其中,支持取消反倾销税的相关势力于第一时间都发出了相关支持中国的声音。
比如作为商会,欧洲时装零售商协会鞋类委员会主席Sjangvan Hout日前对外表示,该协会反对延长对中国的反倾销税:“漫长的政治谈判导致2006年征收两年关税,并在期审查期间自动延长15个月,一旦欧洲消费者、经销商和具有竞争力的供货商不得不承担这些政治决定造成的费用,将演变成非常不幸的事情,而政治决定与现实没有任何关系。如果这样事情发生,欧盟反倾销制度机能的信誉将再次遭到质疑。同时,继续对一些竞争力较弱的鞋类生产商提供人为的保护措施,只能继续损害欧盟消费者和企业,也将不利于欧洲经济的复苏。20国集团以及欧盟委员会一致认为,保护主义不能成为解决经济和金融危机的答案。欧盟不仅要强调这一观点,最重要的是要转化为实际行动。”
欧洲鞋业采购商联盟委员会主席葛斯吉也有类似表态:“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应是自由贸易和贸易开放,尤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任何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都将是对世界经济走向复苏的阻碍,应予以破除。因此,欧洲鞋业采购商联盟将继续推动中国鞋产品出口欧洲,因为这符合各方利益。”
而作为市场运营第一线的企业,在中国拥有巨大生产能力的国际品牌,比如以耐克,阿迪,Timberland为代表的欧盟鞋业联盟也纷纷表示坚决反对这个决议,一些欧洲高端品牌的代表也认为对中国的反倾销措施意义不大,意大利卑仁达制鞋名家联合会会长朱塞佩·白亚度同情中国的遭遇:“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并不是协调贸易关系的有效手段,指向中国鞋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是没有必要的,在贸易上也是不公平、不对等的。意大利市场同样需要中国的中低端鞋,中国也有对意大利高端品牌鞋的消费需求。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之下,二者的贸易往来能够实现双赢。”
同时,作为中国商品的“忠实”合作伙伴,欧洲主要的零售商如Tesco,Marks&Spencer都明确表示不赞同。
而在支持欧盟继续对中国实施相关反倾销举措的势力中,各国的工会组织是主要力量。同时,从国别来看,东欧、南欧的拥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国家欢迎欧盟的最新提议,北欧,及西欧一些国家则站在中国的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