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刘永华身上,已是常事。那些早年穿过他做的鞋子的人,念念不忘他的手艺,有人不惜千里迢迢赶过来,就为了再让他做双鞋。

神手鞋王5分钟绱一双鞋
新闻图片
5年学徒练就绱鞋手艺
1931年,刘永华出生在江苏徐州,家境贫困,看难以养活几个孩子,母亲就送13岁的刘永华去鞋匠铺当了学徒——明知受罪,但管饭吃。
前两年,刘永华基本上就做杂役,每天给大家端茶倒水叠被铺床,还受老板和师兄们的气。直到店里进了新人,他才能解放出来,“坐凳子”学手艺。
做一双鞋,要经过做鞋帮、纳鞋底、绱鞋底三道工序。鞋底、鞋帮分别做好后,把两者连接起来叫绱鞋。这最后一道工序有点难,自己难以绱好的人,就得请专业的绱鞋匠。刘永华他们,就是专职绱鞋。
但鞋匠铺的大多数生意,是把绱好的鞋子送到商店里。等到能“坐凳子”了,刘永华很快就把这项技术练到纯熟。一般来说,学徒干几年,师傅认为可以出师了,就把他用过的那套工具送给他,让他摆摊自立门面。
当了5年学徒,刘永华出师了。他原本以为,他要走的就是这条路,直到徐州解放。
5分钟绱一双鞋被尊为“神手鞋王”
1948年底,徐州解放,制鞋作坊渐渐消逝。1950年初,郑州中南军区军需部鞋厂急需技术工人,刘永华报了名,来到郑州。
时隔不久,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一切为了前线”的口号在鞋厂越喊越响。刘永华一把锥子两根针,一天十几个小时坐在小马扎上,凭手劲绱鞋,每天要扎上百个锥眼。时常线绳被勒进了肉里,血流不止。
刘永华摸索出一套连动绱鞋操作法:扎锥、拉线、刹绳,一天下来能绱32双鞋,一级品率达99%。在厂里技术表演赛上,他创下11分钟绱一双鞋的纪录。
1956年,他被评为河南省青年突击手,到外地巡演。在西安,刘永华还创下了5分钟绱一双鞋的纪录。
从此,他被尊称为“神手鞋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