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6日星期六鞋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星期六”)网上申购的启动,“星期六”与百丽两家女鞋品牌的竞争即将升级。
百丽于前年在港股上市,而“星期六”高调宣布要在国内上市,则意味着两家从专柜转向股市,继续资本竞争。
两家女鞋唱对台戏
对于女鞋市场来说,百丽与“星期六”的纷争已成为一种现象。在很多商场里,离百丽女鞋不远,就会有“星期六”专柜,按照营业员的说法,两家是“敌牌”。
在兴隆大家庭,百丽卖场的南侧就是“星期六”专柜,该专柜的店长告诉记者,“星期六”与百丽属于敌牌,销售额也一直僵持不下,两家也在争夺定位相同的市场。
兴隆大家庭鞋城部经理崔先生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过去一年,百丽与“星期六”的销售占该鞋城销售总额的6%。两家销售量合计约为800万元,其中百丽要比“星期六”销售得更多,百丽位于第二位,“星期六”则排在第五位。
女鞋市场不乐观
去年“星期六”的首发申请就获得了证监会的审核通过,但此后市场IPO停滞。
而就在8月26日,“星期六”进行了网上申购,通过招股意向书,不难看出其通过上市募资用于扩张发展店面的渴望。
据“星期六”招股说明书显示,在扣除发行费用后,“星期六”拟使用的募集资金金额达到5.6亿元。其中约4.3亿元将用于“女鞋销售连锁店扩建技术改造项目”,拟在未来两年内在全国增加900个女鞋销售自营店。
崔先生表示,目前女鞋市场的销售并不是很乐观。首先是厂家订单不如去年同期,平均要降50%,其次是今年的女鞋价格并不像去年秋季和今年春季一样出现大涨的情况,百丽略涨20元,“星期六”价格则基本没变,“受库存压力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现在上市开新店,时机不算很好”。
“星期六”不愿甘拜下风
“星期六”的上市,将其与百丽的争夺战从零售终端拽进资本市场。
早在“星期六”之前,其竞争对手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就曾在2007年5月登陆香港联交所,融资额度高达86.6亿港元。
而在对市场份额的竞争中,“星期六”则处在下风。截至2007年底,百丽集团在中国大陆拥有6000余家自营店,而“星期六”直到今年6月末也只发展到1311个。
在“星期六”的招股意向书中,记者还发现这样一段表述:“未来若本公司不能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将对本公司品牌提升和持续增长等产生不利影响。”
融资应考虑市场
此时上市究竟有无风险,中国的女鞋市场是否有能力支持“星期六”的扩大发展?
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吕随启认为,在金融危机中,“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用于企业发展,是一种比较适合的方式。”目前经济形势正逐步向好,这个时间节点也利于企业扩张发展的起步。
但吕随启也表示,由于目前处于特殊的经济背景下,企业上市融资扩大发展应考虑市场实际、兼顾风险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