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用了多年的家具重新打磨上漆;放着冬季新款服装不买,把过了时的衣服送去改衣店,改下领子、加个毛边……近来记者发现,受节俭意识流行及金融风暴等因素影响,不少市民开始热衷于服装、家具的旧物翻新以及修鞋等服务,使得这些近年来越来越“冷”的“老行当”又热了起来。
昨日上午,在二七广场附近的一家改衣店里,前来改衣的赵女士不仅带着自己前年买的羊毛大衣,还带着拍好的新款服饰的照片。赵女士笑着说:“这张照片是我从专卖店里偷偷拍下来的,比较喜欢,但眼下手头比较‘紧’,所以就想把前年的旧衣服重新利用起来,往这新款上改改。”赵女士表示,这件衣服前年花了她2000多元,长至脚踝,款式早就不流行了,去年就放在衣柜里没有穿。但是衣服料子好,赵女士不舍得扔。“拿来改一下,只要花百八十块钱,又是一件新衣服。”她说。据了解,眼下不少裁缝铺、改衣店的改衣生意都挺红火。“以前都是老年人过来改衣,今年很多年轻人都拿着衣服过来改。最多的是大衣,羊毛的、羊绒的都有,一看就不是便宜货。”一家改衣店老板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除了改衣,最近像一些修鞋、家电翻新等行当的生意也不错。市民李女士这两天就在四处找师傅,想把家里用了八九年的、颜色都有些发黄的旧实木桌子重新“打扮”一下。“我打算把桌子打磨一下,然后漆成纯白色,不仅好看,而且要比买张新的划算许多。”她得意地说。
对此有关社会学专家表示,无论是受节俭意识流行,还是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市民,尤其是一些年轻人热衷“变旧为新”所表达的信息都是积极的。它一方面体现了“节俭”这个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的传承延续,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百姓应对生活困难的“智慧”: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和乐观心态去主动“盘活”日子,其传递出的更是“只要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样的积极生活态度。
|